HealthReportHK.org
Follow Us
  • 主頁
  • 報道
  • 專欄
    • 視光師專欄
  • 健康入五後
    • Young old子女與old old父母—— 講極唔聽點算好?
    • 五十歲後的健康預備
    • 解構老年綜合症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 關於我們 About Us
歡迎到訪HealthReportHK.org非牟利醫療新聞網站。
Welcome to HealthReportHK.org, a non-profit, Chinese-language health care news website.

電郵 Email: info@HealthReportHK.org

【健康入五後】「入五」跌倒手尾長 防跌秘訣你要知

2021年3月30日:年長人士因跌倒而骨折,最怕出現骨牌效應,於接受手術後長期臥床,期間因肺炎等併發症而死亡。就算年紀不太大的young old(少老)很少因跌倒而出現此骨牌效應,但跌倒次數太多,便會失去信心而不敢四處走動。唯有及早建立「預防跌倒」的警覺性,並付諸行動,從運動強肌兼鍛煉平衡力、改善視力、家居安全及有自知之明等方面入手,有望減低跌倒的風險。(詳情請按此)
圖片
賽馬會流金匯中心經理兼高級物理治療師許彩玉(右)稱,彭女士(左)在維持平衡的3項元素,即視力、耳窩內的前庭及本體感覺,都配合得不錯,反映她的平衡力良好。(由賽馬會流金匯提供)

【健康入五後】Young old子女與old old父母
——講極唔聽點算好?

圖片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2021年3月24日:人均壽命延長,父母與子女都會先後步進老年。「入五」的young old除了照顧自己,相信不少人同時也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各位young old子女,你有沒有類似下述照顧old old父母上的「難題」呢?細看以下三個情境,是否似曾相識?
 
「老人家好固執,叫佢唔好做,佢偏要做——肥肉偏要食,就係唔食藥,响屋企又唔日日量血壓,都唔知佢想點!」
 
「响公立醫院排期做白內障手術,都唔知排到幾時,最怕排排下惡化。我話快快脆脆去私家醫院睇啦,講到明我畀錢,佢都唔制,話唔好嘥錢,你話激唔激氣!」
 
「佢成日唔聽人講!近排疫情個案係咁升,叫佢唔好出去周圍走,但佢係都要通街行,惹到細菌病毒點算?」(詳情請按此)

【專欄】電腦驗眼未必如家長所想——兒童驗眼的迷思

文:註冊視光師陳文彬

2021年3月16日:近幾個月,學童多在家以Zoom 形式上網課,家長都擔心子女會「壞眼」,「驗眼」已成家長群組中的一大熱話,有家長會覺得在健康院驗眼有點「求其」,而身邊的朋友都紛紛找視光師驗眼。究竟什麼是「驗眼」?(詳情請按此)
圖片
單靠電腦驗眼,未必能準確量度兒童有否近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新冠疫苗】梁卓偉:疫苗佐劑理論上或致急性栓塞
注射後死亡個案 需待化驗特定指標以解答

Picture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表示,該院將於其營運的疫苗接種中心,為旗下6項新冠疫苗研究招募參加者,研究主題涵蓋抗體水平、異常事件及過敏等。(姜素婷攝)
2021年3月14日:新冠疫苗上月下旬開始施打後,截至昨晚(3月13日),出現6宗接種後死亡的個案,3宗危殆個案,事前均接種科興疫苗,當中部分的初步確診或解剖結果為急症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它們可由血栓促成。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表示,要找出新冠疫苗注射後與血栓形成的關係,需化驗死者生前留下的血液樣本或遺體內的液體中某些特定指標有否上升,以助解答。(詳情請按此)

【Explainer/解說】再三有COVID-19「復陽」個案
 專家:關乎取樣 初步證據指傳染性低

2020年4月28日:截至本周一(4月27日),本港先後有9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出院後,再驗出陽性的個案(「復陽」個案)。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發布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最新情況」個案匯編,截至27日,當中6人再入院後仍在留院。

醫院管理局表示,暫時未見他們有何共通點。至於檢測結果由陰性轉陽性的原因,接受本網站記者訪問的專家提出一個解釋:在康復者體內病毒量極少的情況下,抽取樣本時本來抽不中的機會較抽中的高,然而一旦抽中,即現在我們所見的「復陽」現象。(詳情請按此)
(截圖裁自潘烈文於3月31日港大為傳媒工作者舉辧的網上工作坊講解片段,時間碼1:30:00)

【真.突破?】
且慢!雙標靶藥治乳癌11日消失?療效未確認

图片
醫學界不停發布的研究結果,有些屬非常初步,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最近英國的「11天乳癌消失」研究便是例子。圖為乳房X光片。(圖片來自iStock)
2016年3月13日:前日及昨日均有電視新聞及報章以「乳癌治療突破」及「最快11日消失」等字眼為題,報道一項在醫學會議上發布的雙標靶藥物治療乳癌的研究。究竟它是否「真.突破」?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游子覺接受本網站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手術前同時施用兩種標靶藥物治療HER2陽性乳癌,並非始於今天,只是向來治療時間以月計,施用時配合化療,腫瘤消失的比率有三至五成。相比起來,是次研究用藥為11天,沒加入化療,腫瘤消失的比率只有一成,他認為是次研究結果暫不足以讓醫學界改變目前的治療方案。(詳情請按此)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