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ainer/解說】再三有COVID-19「復陽」個案
專家:關乎取樣 初步證據指傳染性低
2020年4月28日:截至本周一(4月27日),本港先後有9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俗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出院後,再驗出陽性的個案(「復陽」個案)。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發布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的最新情況」個案匯編,截至27日,當中6人再入院後仍在留院。
醫院管理局表示,暫時未見他們有何共通點。至於檢測結果由陰性轉陽性的原因,接受本網站記者訪問的專家提出一個解釋:在康復者體內病毒量極少的情況下,抽取樣本時本來抽不中的機會較抽中的高,然而一旦抽中,即現在我們所見的「復陽」現象。
至於「復陽」個案是否具傳染性?醫管局正替當事人的樣本作病毒培殖實驗,以得悉病毒是否具傳染性,暫時未知結果。根據局方及專家引述的外國報告,大致指向當事人體內的病毒傳染性極低甚至無的方向。
一、為何有康復者「復陽」?
可能涉及檢測取樣的機會率。
目前針對COVID-19的病毒測試,是以RT-PCR技術檢測鼻咽分泌物或深喉唾液等樣本中,有沒有引起COVID-19的病毒之基因片段,作為確診依據。
專長新興流感及冠狀病毒研究的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以小朋友幪着眼睛撈金魚作比喻,來解釋「復陽」的可能原因。
COVID-19患者體內的病毒量,有如一個大金魚缸內有大量金魚般,幪眼小朋友無論用瓶子去撈多少次,「撈獲」金魚的機會率一定高(見下圖左),如同患者病發階段從他們身上抽取的樣本驗出陽性的機會很高一樣。
醫院管理局表示,暫時未見他們有何共通點。至於檢測結果由陰性轉陽性的原因,接受本網站記者訪問的專家提出一個解釋:在康復者體內病毒量極少的情況下,抽取樣本時本來抽不中的機會較抽中的高,然而一旦抽中,即現在我們所見的「復陽」現象。
至於「復陽」個案是否具傳染性?醫管局正替當事人的樣本作病毒培殖實驗,以得悉病毒是否具傳染性,暫時未知結果。根據局方及專家引述的外國報告,大致指向當事人體內的病毒傳染性極低甚至無的方向。
一、為何有康復者「復陽」?
可能涉及檢測取樣的機會率。
目前針對COVID-19的病毒測試,是以RT-PCR技術檢測鼻咽分泌物或深喉唾液等樣本中,有沒有引起COVID-19的病毒之基因片段,作為確診依據。
專長新興流感及冠狀病毒研究的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以小朋友幪着眼睛撈金魚作比喻,來解釋「復陽」的可能原因。
COVID-19患者體內的病毒量,有如一個大金魚缸內有大量金魚般,幪眼小朋友無論用瓶子去撈多少次,「撈獲」金魚的機會率一定高(見下圖左),如同患者病發階段從他們身上抽取的樣本驗出陽性的機會很高一樣。
(截圖裁自潘烈文於3月31日港大為傳媒工作者舉辧的網上工作坊講解片段,時間碼1:30:00)
不過,隨着患者逐漸康復,體內病毒量亦會下降至極低。根據現在的出院條件,只要兩個相隔24小時連續抽取的樣本得出陰性結果便可。此時康復者體內病毒量之低,有如金魚缸內只得極小量的金魚,幪眼小朋友去撈的話,「撈不到」的機會率一定高(見上圖右)。雖然RT-PCR是一項非常敏感的檢測技術,小量的病毒基因片段也有機會被檢測出來,可是,像圖二的情況發生在康復者身上,此時抽取的樣本,極大可能抽不中含有稀少病毒基因片段的樣本,檢測結果遂呈陰性。不過,潘烈文稱:「如果(康復者出院後)不間斷地替他們做測試,很可能10次結果中,有9次陰性1次陽性也說不定。」而那1次陽性結果,便是「復陽」現象。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上周六(4月25日)在記者會上也曾表示:「我翻看過再入院個案(「復陽」個案)的檢驗報告,看到部分(個案)檢測三四次為陰性,之後(檢測)有時會回頭呈陽性。」她續說:「所以,再多驗數次,可能未必沒有這些事情發生(未必不再出現「復陽」的情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於同一場合稱,該局所徵詢的專家指出,「復陽」現象在中國內地、韓國及意大利等國均有報告,認為是部分病人需要長時間才可以把體內的病毒清除之故。雖然他們出院前,符合之前提及的兩個陰性樣本的條件,但出院後,仍然在某段時間被RT-PCR驗出病毒核酸陽性。他稱,不單是本港的專家,全世界的專家也認為需要了解箇中的原因,「因為始終這是一種新的病毒,(所以)沒有辦法在開始時完全掌握(它的特性)」。
潘烈文受訪時也表示,醫學界不排除康復者體內此時仍然排出極少量「已死」的病毒,因而才被驗出。
事實上,這9宗可說是本土的「復陽」個案,之前一宗「復陽」涉及在海外確診的港人。3月上旬,郵輪「鑽石公主號」爆發疫情,一名31歲在日本確診COVID-19的本港乘客康復後回港,她本身是低免疫力的長期病患者,衞生防護中心當時擔心她因而帶病毒的時間較長。她後來因腎病到瑪麗醫院覆診,取樣後發現「復陽」。
二、「復陽」人士體內的病毒,具不具傳染性?
暫時所知:不會。
「復陽」是透過RT-PCR檢測出來的,而此技術檢測的是病毒的核酸,即它的基因片段,故無從得知「復陽」人士體內的病毒究竟是不是「活」的。要知道的話,需要進行病毒培殖實驗,才能分曉。
可是,病毒培殖實驗並不容易做。潘烈文表示,分離病毒的時間大約要1星期,而且必須在「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內進行,故此,沒辦法把它普及作為例行測試。醫管局的劉家獻在上周六的記者會指出,病毒培殖實驗需時長,約2至3星期。至於RT-PCR核酸檢測,一般即日知結果。
不過,其他國家則有病毒培殖實驗的初步數據。潘烈文受訪時,引述4月1日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網上版發布德國研究人員的報告,它包含9名屬輕症的COVID-19患者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持續在患者體內驗出病毒的核酸(至病發後第15天仍然檢測出來),但自他們病發後第9天起,已不能培殖出「活」病毒,顯示患者後期不具傳染性。
另外,韓國初步也有類似的發現。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CDC)星期日(26日)發布的最新疫情消息,提到該國共有263宗「復陽」個案,他們正進行病毒培殖實驗,目前已有6個樣本的培殖結果,均沒有培殖出「活」病毒。KCDC於上周三(4月22日)的記者會上曾表示,意味着「復陽」個案傳染性極低或不具傳染性。KCDC正替其餘59個樣本作病毒培殖實驗。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本網站記者電郵訪問時指出,本港使用的檢測技術靈敏度高,檢測結果以Ct值(cyclic threshold value,簡稱Ct value)作判定(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濃度高,Ct值愈低;相反,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濃度低,Ct值愈高)。Ct值超過30的話,普遍而言,表示病毒核酸濃度低,也意味着樣本中的並非「活」病毒。
醫管局上周六記者會上公布8宗「復陽」個案的Ct值(不包括26日星期日第九宗個案的),除了1宗Ct值低於30外(個案編號1004,Ct值27、28),其餘7宗的Ct值均超過30。
張竹君當天稱,單靠檢測「復陽」個案體內的病毒核酸,也許無助解答他們是否具傳染性的問題,可能要檢測他們有沒有抗體,又或抽取樣本以培殖病毒,才明確知道。
三、當局有什麼跟進行動?
綜合上周六記者會上張竹君及劉家獻所言,經徵詢專家意見,指「復陽」現象可能是當事人體內的殘餘病毒所致,未必具傳染性,又或傳染性可能很低,但為審慎起見,現時會把他們視作具傳染性般看待,跟進行動包括:
1. 替正留院的「復陽」個案作兩項檢測,其一為抽血作血清分析,檢測抗體,以了解他們康復至什麼階段,特別是他們體內有沒有中和抗體,如果有,那麼「復陽」人士排出的病毒便沒有傳染性;其二是作病毒培殖,以了解他們體內的是否「活」病毒;
2. 留院的「復陽」個案,會安排入住隔離病房。出院前,依循目前COVID-19的出院標準,即相隔24小時取得的連續兩個樣本均為陰性,加上身體狀況適合出院,院方與衞生防護中心商討後,才容許出院;
3. 衞生防護中心會調查他們曾到過的地方,並把相關資料在網上公開;中心建議清洗住處及曾到過的地方。如有密切接觸者,會送往檢疫。
四、話說回頭,怎樣發現「復陽」個案的?他們有何共同點?
根據醫管局劉家獻於上周六記者會上的答覆,當天公布的8宗,年齡分布廣,由17歲至69歲不等,亦非人人有慢性病病歷,暫未見共同點。
至於怎樣發現「復陽」個案,他稱,有個案是出院後自行找私家醫生檢測得知(例如第496號17歲男子個案),而他並沒有病徵;亦有因為本身的疾病而非COVID-19再度入院,例如腳腫(第58號69歲男子)等。這些非因COVID-19而再度入院的個案約有十多人,醫護人員替部分作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從而發現。
採訪及撰文:姜素婷
© Copyright 2020 HealthReportHK.org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上周六(4月25日)在記者會上也曾表示:「我翻看過再入院個案(「復陽」個案)的檢驗報告,看到部分(個案)檢測三四次為陰性,之後(檢測)有時會回頭呈陽性。」她續說:「所以,再多驗數次,可能未必沒有這些事情發生(未必不再出現「復陽」的情況)。」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於同一場合稱,該局所徵詢的專家指出,「復陽」現象在中國內地、韓國及意大利等國均有報告,認為是部分病人需要長時間才可以把體內的病毒清除之故。雖然他們出院前,符合之前提及的兩個陰性樣本的條件,但出院後,仍然在某段時間被RT-PCR驗出病毒核酸陽性。他稱,不單是本港的專家,全世界的專家也認為需要了解箇中的原因,「因為始終這是一種新的病毒,(所以)沒有辦法在開始時完全掌握(它的特性)」。
潘烈文受訪時也表示,醫學界不排除康復者體內此時仍然排出極少量「已死」的病毒,因而才被驗出。
事實上,這9宗可說是本土的「復陽」個案,之前一宗「復陽」涉及在海外確診的港人。3月上旬,郵輪「鑽石公主號」爆發疫情,一名31歲在日本確診COVID-19的本港乘客康復後回港,她本身是低免疫力的長期病患者,衞生防護中心當時擔心她因而帶病毒的時間較長。她後來因腎病到瑪麗醫院覆診,取樣後發現「復陽」。
二、「復陽」人士體內的病毒,具不具傳染性?
暫時所知:不會。
「復陽」是透過RT-PCR檢測出來的,而此技術檢測的是病毒的核酸,即它的基因片段,故無從得知「復陽」人士體內的病毒究竟是不是「活」的。要知道的話,需要進行病毒培殖實驗,才能分曉。
可是,病毒培殖實驗並不容易做。潘烈文表示,分離病毒的時間大約要1星期,而且必須在「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內進行,故此,沒辦法把它普及作為例行測試。醫管局的劉家獻在上周六的記者會指出,病毒培殖實驗需時長,約2至3星期。至於RT-PCR核酸檢測,一般即日知結果。
不過,其他國家則有病毒培殖實驗的初步數據。潘烈文受訪時,引述4月1日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網上版發布德國研究人員的報告,它包含9名屬輕症的COVID-19患者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持續在患者體內驗出病毒的核酸(至病發後第15天仍然檢測出來),但自他們病發後第9天起,已不能培殖出「活」病毒,顯示患者後期不具傳染性。
另外,韓國初步也有類似的發現。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CDC)星期日(26日)發布的最新疫情消息,提到該國共有263宗「復陽」個案,他們正進行病毒培殖實驗,目前已有6個樣本的培殖結果,均沒有培殖出「活」病毒。KCDC於上周三(4月22日)的記者會上曾表示,意味着「復陽」個案傳染性極低或不具傳染性。KCDC正替其餘59個樣本作病毒培殖實驗。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本網站記者電郵訪問時指出,本港使用的檢測技術靈敏度高,檢測結果以Ct值(cyclic threshold value,簡稱Ct value)作判定(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濃度高,Ct值愈低;相反,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濃度低,Ct值愈高)。Ct值超過30的話,普遍而言,表示病毒核酸濃度低,也意味着樣本中的並非「活」病毒。
醫管局上周六記者會上公布8宗「復陽」個案的Ct值(不包括26日星期日第九宗個案的),除了1宗Ct值低於30外(個案編號1004,Ct值27、28),其餘7宗的Ct值均超過30。
張竹君當天稱,單靠檢測「復陽」個案體內的病毒核酸,也許無助解答他們是否具傳染性的問題,可能要檢測他們有沒有抗體,又或抽取樣本以培殖病毒,才明確知道。
三、當局有什麼跟進行動?
綜合上周六記者會上張竹君及劉家獻所言,經徵詢專家意見,指「復陽」現象可能是當事人體內的殘餘病毒所致,未必具傳染性,又或傳染性可能很低,但為審慎起見,現時會把他們視作具傳染性般看待,跟進行動包括:
1. 替正留院的「復陽」個案作兩項檢測,其一為抽血作血清分析,檢測抗體,以了解他們康復至什麼階段,特別是他們體內有沒有中和抗體,如果有,那麼「復陽」人士排出的病毒便沒有傳染性;其二是作病毒培殖,以了解他們體內的是否「活」病毒;
2. 留院的「復陽」個案,會安排入住隔離病房。出院前,依循目前COVID-19的出院標準,即相隔24小時取得的連續兩個樣本均為陰性,加上身體狀況適合出院,院方與衞生防護中心商討後,才容許出院;
3. 衞生防護中心會調查他們曾到過的地方,並把相關資料在網上公開;中心建議清洗住處及曾到過的地方。如有密切接觸者,會送往檢疫。
四、話說回頭,怎樣發現「復陽」個案的?他們有何共同點?
根據醫管局劉家獻於上周六記者會上的答覆,當天公布的8宗,年齡分布廣,由17歲至69歲不等,亦非人人有慢性病病歷,暫未見共同點。
至於怎樣發現「復陽」個案,他稱,有個案是出院後自行找私家醫生檢測得知(例如第496號17歲男子個案),而他並沒有病徵;亦有因為本身的疾病而非COVID-19再度入院,例如腳腫(第58號69歲男子)等。這些非因COVID-19而再度入院的個案約有十多人,醫護人員替部分作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從而發現。
採訪及撰文:姜素婷
© Copyright 2020 HealthReportHK.org